找到相关内容53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朱子所理解的佛教思想──以心性意涵与修持工夫为讨论中心

    本文研究动机与目的   由于文化上的落差与思想上的歧异,儒释之间的诤论,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即未曾间断。而由外在形◆的比较,以至思想层面的进一步交涉,是宋代儒释论议的发展实况。宋儒在交游禅僧、出入禅门的...

    黄莹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250482075.html
  • 阳明学者的正统与异端之辨

    口说诤论比也。”[29]杨起元则在以儒学与佛道两家“其教虽异,其道实同”的前提下不仅认为佛道两家不会造成人心的沦丧,甚至认为学习佛道两家之说乃是良知本心的内在要求,排斥佛老者不过是执着于名称而已,所谓...

    彭国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023585486.html
  • 心锽

    记。因此人事纷纷,诤论不已了。(无记是不善不恶)。   识是知识,知识要依据实在而有相的东西来研究。譬如科学上种种发明,是根据旧的来发明一个新的学理。至于心上加心,凭理想上无相的意境,起出一种道理来...

    仁知居士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3473086996.html
  • 噶当派发展史概述

    译经,其中莲华戒更以中观的立场与该地弘布禅宗的摩诃衍和尚诤论而获胜。印度中观宗成为西藏佛教的主流,佛教在此时可谓已具规模。   3.惹巴巾王   统一译语:王下令改定西藏语,统一翻译佛经的语言,并...

    寂照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7333087454.html
  • 月溪法师讲大乘八宗修法(2)

    阴心,说“色心共具三千”。本宗的教学经两派之诤论,益得细密明了。四明之后,有如仁岳、从义的山外系,对之而有希最、处元、了然、善月的山家系,但皆渐衰,到明代仅见藕益大师而已。   本宗法门以“九识真如心...

    月溪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9392289256.html
  • 念佛与十大愿王

    了,无法妙法。  上人说:“我们修学大乘佛法,应当八宗并重,一门深入。”我国大乘,有八个宗派,我们应当并加尊重,不可妄事批评,孰浅孰深。以免引起门户执见,宗派诤论。因为“兄弟哄于墙”对于今日之佛教是...

    道源法师讲述

    |念佛|大愿|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9/08390090330.html
  • 三乘究竟与一乘究竟——兼论印顺导师由缘起性空论以证成“一乘究竟”的可能性

    ,大乘与一乘,并无实质的差别。佛法中一向有三乘与一乘的诤论,根本在二乘的是否究竟?……在经说二乘究竟时,菩萨乘与二乘相对,称为大乘。但二乘是终要转入大乘成佛的,唯大无小,所以大乘即成为一乘。”[6] ...

    释昭慧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06543490898.html
  • 辽代佛学的圆融思想

    诤论。二始教,也称分教,未尽大乘法理,有不成佛义。三终教,也称宝教,认为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尽大乘至极之说,故名为终。始教、终教皆依地位渐次修成总名渐教。四顿教,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

    李勇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55892095.html